close

集合住宅的公共設施,是讓購屋者又愛又恨的必要之惡。愛的是,部分休閒設施,如花園、遊樂空間、交誼廳或視聽室等,可提高住戶生活品質,孩童在社區裡活動也較無安全疑慮;恨的是,在寸土寸金的雙北市,公設的高成本終將回歸住戶承擔。

尤其是台北市的推案平均公設比,自二○○五年的廿八點八%持續上升至今年的卅四點五%,甚有建案高達五十三%,使得消費者怨聲載道。業者則歸咎於建築法規中之消防安全要求,使得公設比節節升高。

公共設施分為「大公」及「小公」。「大公」由全體住戶共同分攤,如管理室、門廳、走道、機電設施、水箱及地下室的樓梯間等;「小公」則由同一樓層或部分住戶共同使用,如各層樓的樓梯間、電梯間及走道等。

因近年來火災及地震等災害,導致集合住宅重大傷亡,如單一樓梯的設計在火災時常因「煙囪效應」而阻斷逃生路線,因此自九十五年起建築法規遂修訂,八樓以上須有雙梯設計以利逃生,但多設置的樓梯不計算在容積內。

除了上述公共設施外,業者為了吸引購屋者青睞,競相推出視聽室、健身房或游泳池等,非全體住戶必要的公設,藉此提高社區的舒適度吸引購屋者。然除了未來的管理費將大幅提升外,消費者付出的單價卻是含公設下的「虛坪」價格,實際進住才發現可當居家使用的「實坪」縮水了三點五成,單價高加上認知差異,才會造成購屋者的不滿。

國際上不動產產權登記的做法,不盡相同,澳洲及新加坡對公設採不登記不計價;美、日則不計價,即僅以實坪計價;而台、港、中則採全部登記及計價,即以虛坪計價。其中的公設比,又以台灣最高,比港、中高出約百分之五至十,因此就實際居住面積言,在亞洲城市中,台北市僅比香港大;而實坪單價又比日本東京高,台北市的居住品質及壓力,可見一斑。

由於必要的公設,具有一定的面積需求,因此基地面積小的建案,公設比勢必提高,也因此在土地難覓的台北市,公設比自然相對上就比其他縣市為高。但若能從制度面修正,或許能導正高都會區高公設比的困境。

首先,是在產權登記制度上,若能自虛坪登記改為(或加註)實坪,且在建商銷售管理上,規範僅能以實坪單價行銷,應能有效抑制建商以非必要公設灌水手法蒙蔽消費者,且同時能鼓勵建築規畫時,降低非必要公設的設計。

其次,消費者在購屋時,亦應認知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,在「反璞歸真」的單純居住需求,成為市場的集體意識時,建商自然會迎合消費者的需求。目前市場上輕簡乾淨但沒有豪華大廳、健身設施及游泳池的旅店,已吸引大批國、內外觀光客青睞,此即為市場機制的力量。

第三,在建築法規關於消防安全的規範,可比照雙梯設計不計容積的方式處理,以避免公設比的提高。

最後,加速都市更新、公有地釋出及全國區域產業之均衡發展等措施,則是有效增加台北市土地供給及舒緩住屋需求的中、長期對策。

 

本新聞來源取自:聯合報 [林左裕/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],僅供參考,若有侵權,請協助告知移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長利工商廠房土地 的頭像
    長利工商廠房土地

    長利工商不動產:農地,工業廠房,住宅建地,工業地 ,房屋 ,店面買賣仲介03-341-4088

    長利工商廠房土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